懷孕媽媽怎樣吃? 🍚


孕婦的營養攝取直接影響母嬰健康。葉酸(600微克/日)助胎兒神經發育,可從菠菜、豆類攝取;鈣質(1000毫克/日)鞏固骨骼,推薦豆腐、鮮奶;鐵質(15-45毫克/日)預防貧血,牛肉、豬肝是優質來源;Omega-3(如DHA)促進腦部發展,可選三文魚或認證魚油;維生素B12維護神經系統,素食者需補充。

孕婦的飲食直接影響自身健康及胎兒的發育。本文為準媽媽提供營養建議,結合飲食習慣,幫助你在孕期攝取均衡營養,確保母嬰健康。孕期營養的關鍵需求:

葉酸:促進胎兒神經發育

初期產檢,醫生一定會強調葉酸的重要。葉酸是孕期不可或缺的營養素,有助於胎兒神經管正常發育,並支持細胞分裂及紅血球生成。建議孕婦每日攝取約600微克葉酸。日常飲食中,深綠色蔬菜(如菠菜、芥蘭)、豆類(如眉豆)、水果(如奇異果、橙)及動物肝臟均為優質來源。不妨多選購新鮮菠菜或芥蘭,加入湯品或清炒,簡單又營養。若擔心攝取不足,可考慮選用天然來源的孕婦維他命,確保吸收效果。

鈣質:鞏固母嬰骨骼健康

胎兒的骨骼與牙齒發育依賴母體的鈣質供應,孕婦若鈣攝取不足,可能出現疲倦或抽筋等症狀。根據指引,孕婦每日需約1000毫克鈣質。豆腐花、芝麻糊及鮮奶均為理想選擇。另外芥蘭、菜心等綠葉菜亦含豐富鈣質,可用於燉湯或快炒。建議每日飲用一杯低脂鮮奶,或選用含維生素D及鎂的海藻鈣補充劑,以提升鈣質吸收。

鐵質:確保氧氣供應

鐵質對於紅血球生成及氧氣運輸至關重要,尤其在孕中期及後期,胎兒需儲備鐵質以備出生後使用。孕婦每日需約15毫克鐵質,後期可增至45毫克。瘦牛肉、豬肝、蜆肉及鴨血均為鐵質豐富的食材。例如,煲一鍋蜆肉薑湯或牛肉炒芥蘭,既美味又補鐵。素食孕婦可多食用菠菜或南瓜籽,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(如橙汁)以促進吸收。

Omega-3脂肪酸:支持腦部發育

Omega-3脂肪酸,尤其是DHA,對胎兒大腦及視網膜發育尤為重要。海鮮,三文魚等小型魚及深海魚類富含Omega-3,且重金屬含量較低,適合孕婦食用。若不常吃魚,可選用經國際魚油標準(IFOS)認證的魚油補充劑,並確保產品通過重金屬檢測。

維生素B12:維護神經系統

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,如肉類、蜆及肝臟,對神經系統及紅血球生成至關重要。香港的素食孕婦需特別注意B12攝取,可選擇營養的豆奶、果仁、牛奶、芝士、乳酪、雞蛋,或諮詢醫生補充B12營養劑,以避免缺乏影響母嬰健康。

保健品的選擇

市場的保健品種類繁多,孕婦在選擇時應謹慎,確保符合個人需求。以下是一些建議:

🔸孕婦綜合維他命:選擇含完整維生素B群及礦物質的產品,優先選天然來源配方。
🔸鈣補充劑:海藻鈣吸收率高,搭配維生素D及鎂效果更佳,適合不常飲奶的孕婦。
🔸魚油:選購經IFOS認證的魚油,確保無重金屬及塑化劑殘留,保障胎兒安全。
🔸益生菌:孕期腸道功能可能受影響,益生菌有助改善消化及便秘問題,提升整體舒適度。

提醒

購買保健品前,建議詳細檢查成分及劑量,避免過量或不足。如有疑問,應諮詢醫生或營養師,制定個人化的補充計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