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科技的進步,越來越多的孕婦開始重視胎兒健康檢查,尤其是胎兒結構性超聲波。透過這項檢查,不僅能早期發現潛在的結構性問題,還能讓父母在迎接新生命的過程中更加安心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講解胎兒結構性超聲波的意義、檢查流程及其相關注意事項。
胎兒結構性超聲波是什麼?
胎兒結構性超聲波(俗稱照結構)是為孕婦檢查胎兒發育狀況的重要醫學檢查,相當於給寶寶進行一次詳細的VIP體檢。這項檢查將深入檢查胎兒四肢、骨骼、大腦、心臟等重要解剖結構。
胎兒結構性超聲波 vs. 普通產前超聲波
普通產前超聲波主要用於檢查胎兒的基本健康狀況,如大小、心跳和位置,而胎兒結構性超聲波則采取 更全面的方式了解胎兒的解剖結構。這項檢查有2D、3D和4D多種形式,讓父母對寶寶的樣子有更清晰的瞭解。
孕婦必須做胎兒結構性超聲波嗎?
這項檢查雖然重要,但在公共醫療系統中並非所有孕婦都會做。一般來說,只有高風險孕婦或有遺傳病史的孕婦會接受這項檢查。如果你希望確認寶寶的健康狀況,可以考慮自費進行。
最佳檢查時間
時機很重要!檢查時間由懷孕18到24週之間也可以,而20到24週是最理想的。如果太早檢查,寶寶可能還沒有完全發育,難以看到所有結構。如果太晚檢查,骨骼可能會遮擋重要器官。此外,根據香港法律,允許在懷孕24週前合法終止妊娠,所以一定要及時進行檢查。
哪裡可以做胎兒結構性超聲波?
公立醫院和私人診所都有提供這個檢查。但公立醫院通常只為高風險孕婦提供。如果公立醫院無法提供服務,可以預約私人診所。記得提前預約,因為專門從事母胎醫學的醫生需求量很大。
檢查前的準備
在檢查前的準備方面,通常建議孕婦在檢查前一小時喝水,避免排尿,以便清晰顯示超聲波圖像。具體要求可以根據診所的建議進行調整。檢查當天避免在腹部和骨盆區域使用任何乳霜或護膚品,穿著舒適、寬鬆的衣服方便檢查。
結構性超聲波的過程
照結構的過程和普通產前超聲波差不多,但更為仔細。比如在檢查腦部時,醫生會一邊照一邊解釋胎兒腦部的結構,例如左腦、右腦、小腦、腦室、雙頂徑測量等等。這些詳細的說明在一般的產前超聲波中是沒有的,但對於了解胎兒的發育狀況非常重要。這個檢查通常需要15-30分鐘,比普通的產前超聲波時間長一些。
照結構價錢
在私人診所做結構性超聲波的價格並沒有統一標準,通常由醫生和醫務中心自行定價。價格範圍從港幣二千多到權威醫生的港幣六千多不等。準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,了解不同醫生的風格並比較價格後再預約。
報告內容
醫生會根據照結構時發現的胎兒生長數據和資料,製作一份詳細的報告,並附上照片和影片,發送給孕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