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旦懷上寶寶,未來的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,因為每一次的錯誤決策都可能帶來無法彌補的遺憾。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,往往難以體會到懷孕期間的種種艱辛,以及那種“關關難過關關過”的感覺。每一個檢查、每一種不適和每一份期待,都是準媽媽和準爸爸共同擔負的重擔。以下是懷孕時的4個"大魔王"關卡:
第1關:初孕產檢
初次產檢時,最關鍵的考驗是能否及時檢測到胎心和胎芽。一般來說,大多數孕囊會在6到9周之間顯示出胎心的跡象,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,標誌著胎兒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發育階段。如果胎心能夠持續到懷孕周數的12周,這通常被認為是胚胎質量良好的指標,意味著健康的基礎已經打下。這使得第一次產檢不僅是醫療檢查,更是準媽媽心靈上的一種安慰與希望。
第2關:唐氏綜合症產前篩查 / 無創產前檢測
當孕婦在政府醫院登記新症產科進行產檢預約後,醫院會安排她在約12週左右接受唐氏綜合症的產前篩查,通常以度頸皮檢查的方式進行。同時,孕婦還會抽血檢測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 (PAPP-A) 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的水平。這一早孕期篩查能檢測出約90%的唐氏綜合症胎兒,為準爸爸媽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。
然而,由於度頸皮檢查的準確率約為90%,許多準父母選擇投資於坊間的其他無創產前檢測,以進一步增強對結果的信心。這類檢測的準確率超過99%,能夠為準爸爸媽媽提供更可靠的數據,讓他們能更好地為即將到來的小生命做準備。
當篩查結果顯示為高危時,準媽媽們不必過度焦慮,因為仍有多種後續檢查選擇,如羊水穿刺和胎兒染色體檢查,以確定結果的準確性。這項篩查常常會給準媽媽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,尤其是對於首次懷孕的媽媽,更是一次重要的檢查。
第3關:結構性超聲檢查
結構性超聲檢查是產前檢查中的重要一步,旨在詳細評估胎兒是否存在結構性異常。這項檢查通常安排在懷孕的第18至22週進行,因為在此階段,胎兒的器官和結構已經較為成熟且明顯,不易受到骨骼的遮擋。
結構性超聲檢查過程大約需時20至30分鐘,醫生會使用超聲波仔細檢查胎兒的各個部位,包括頭骨、顱內結構、口唇、胸部、腹部、心臟、腎臟、膀胱以及外生殖器等。此外,醫生還會評估孕婦的羊水量和胎盤位置,以確保胎兒的發育狀況正常。
這項檢查對於及早發現胎兒的結構異常至關重要。及時的診斷和處置能為醫生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提供依據,並在必要時幫助父母考慮進一步的醫療措施。透過結構性超聲檢查,孕婦和家庭將能更安心。
第4關:妊娠糖尿病的檢測
政府針對高危女性(如年齡超過35歲、超重、直系家族有糖尿病病史、曾經有妊娠糖尿病或曾生育過重於4公斤的寶寶)會進行妊娠糖尿病的檢測,這項檢查通常被稱為「飲糖水」,安排在懷孕的第24至28周。
在進行測試前,孕媽媽需要在前一晚的凌晨12點之後禁食,然後於次日早上進行測試。測試過程中,孕媽咪需飲用一種含有特定濃度葡萄糖的飲料,並在飲用糖水後的兩小時內禁食,兩小時結束後再抽取血液以測量血糖水平。
如果非高危孕婦希望進行這項測試,也可以主動前往私家診所進行檢測。這項測試對於確定孕婦是否存在妊娠糖尿病非常重要,早期的發現能幫助醫生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,從而保障孕婦及胎兒的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