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經歷完剖腹產,身體就像一台重新啟動的電腦,需要一點時間「暖機」。這時候的飲食不能急,需要慢慢來。
第一週:從「輕」開始,讓腸胃醒過來
手術後的第一餐,可以試試溫熱的粥水、清雞湯,就像小寶寶剛開始吃副食品一樣,簡單好消化。有些人可能會覺得「吃這麼清淡會不會沒力氣?」但別擔心,這時候的腸胃還在「睡醒中」,太油膩或太補反而容易脹氣或不舒服。
過了1~2天,如果沒有噁心或腹脹,可以試試軟爛的麵線、蒸蛋或豆腐,這些食物像溫柔的按摩,讓腸胃慢慢適應。記得,每口多嚼幾下,別急著吞,給身體一點時間。
第二週:營養加強,但避開地雷
大約一週後,如果傷口沒有特別不適,可以開始吃正常但溫和的飯菜,重點是:
✅ 高蛋白食物:幫助傷口癒合,像是 魚肉、雞胸肉、蛋、毛豆(如果不會脹氣的話)。
✅ 好消化的蔬菜:如 菠菜、胡蘿蔔、南瓜,避免高麗菜、花椰菜這類容易脹氣的菜。
✅ 溫熱的湯水:例如 紅棗枸杞湯、鱸魚湯,既能補血又能促進乳汁分泌(如果有哺乳的話)。
🚫 先別碰這些:
冰的、生冷的(如冰飲、生魚片):身體還在恢復,溫熱的食物更適合。
油炸、辛辣(炸雞、麻辣鍋):這些可能會讓傷口發炎或便秘更嚴重。
容易脹氣的食物(豆類、碳酸飲料):除非你確定自己的腸胃已經沒問題。
哺乳媽咪的飲食小技巧
如果你正在餵母乳,飲食可以稍微調整:
🔸 多喝水:餵奶很容易口渴,隨手放一杯溫水在旁邊,小口補充。
🔸 增加熱量:哺乳會消耗更多能量,可以 多吃半碗飯或一份堅果,但別狂吃甜食,以免產後血糖不穩。
🔸 觀察寶寶反應:有些媽媽吃太多奶製品或海鮮,寶寶可能會過敏或脹氣,可以試著記錄飲食,找出適合的菜單。
不哺乳的媽媽怎麼吃?
如果選擇餵奶粉,飲食重點可以放在讓自己恢復元氣:
🔸 多吃蛋白質和纖維:例如 雞肉、魚、糙米飯、深綠色蔬菜,幫助傷口修復和排便順暢。
🔸 別節食過頭:有些人急著瘦身,但產後身體需要營養,與其少吃,不如 吃對食物。
最後的貼心提醒
每個人的恢復速度不一樣,有些人3天就能正常吃,有些人可能要一週。聽身體的聲音——如果吃完某樣食物覺得脹氣或不舒服,就先避開。
如果有特殊狀況(如妊娠糖尿病、過敏體質),建議直接問營養師或醫生,他們可以給你更個人化的建議。別自己硬撐,恢復得好,未來帶寶寶才更有體力!